



- 鄭州市國銘機械設備有限公司
- 聯系人:張經理
- 電話:4006706861
- 手 機:15093094188
- 電 話:0371-64429777
- 傳 真:0371-64429000
- Q Q:331887201
- 地 址: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站街鎮陶瓷廠后院


米線機廠家咨詢:
龍下米粉是用最原始的方法榨出。
女人用手將米粉一扎扎撈起。
將井水浸泡的米粉攤在竹排上。
樂觀的嚴牛崽。
嚴林根扛著米粉到屋前晾曬。
去過許多村莊,龍下的味道著實難忘。
8月26日凌晨1點多,車進龍下。四周一片漆黑,空氣中散發著一種特殊的味道。跟著這味道,走進村民嚴林根家,只見灶火熊熊,一口大鍋冒著熱氣,他夫妻二人正忙個不停。一問才知,他們半夜就起床了,手里正在做的就是遠近聞名的龍下米粉。當天晚上,贛江邊上這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,就有六七戶人家在做米粉。
峽江縣水邊鎮龍下米粉以當地優質大米為原料,用當地清潔的深井水源,經浸泡、磨漿、濾干、煮馃、舂馃、榨絲、漂洗、攤曬、開漿、扎把等十余道純手工傳統工序制成,以其潔白細嫩、柔滑爽口、久煮不糊、久炒不碎、余香綿綿等特點而久負盛名。
據記載,龍下村開基祖嚴日勤在明洪武元年(1368年)由浙江桐廬徙居該地,將米粉制作技藝傳入峽江,龍下米粉成為風靡600余年的地方特產,曾被明朝嘉靖皇帝譽為“貢粉”,并冠以“忠貞米粉”。一直以來,龍下米粉盛名不衰,2008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
和許多村莊一樣,現在龍下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,他們的父母則留在家中。只要天氣允許,夫妻二人都會半夜起床做米粉,這已成為他們生活的常態。也正是靠著做米粉的收入,龍下人將孩子養大成人。村民嚴牛崽自豪地介紹,他培養兩個孩子讀完了研究生,現在還有兩個孩子在縣城讀高中。雖然因家中蓋樓房還欠著債,但他每天依然樂呵呵的。他也請過幫工,但沒干多長時間人家就不愿再來了。他說每年下半年最累,因為此時不多做一些,到年底就無貨可供了。
清晨,各家熄了做米粉的灶火,忙碌了一晚上的女人們此時才得空伸一伸彎著的腰,男人們將身上的肌肉重新塞進上衣里,扛著一排排的米粉走向屋前的田地。太陽沒有出來,有沿贛江而來的風吹過,一排排的米粉在田野里靜靜地晾著,龍下此時也安靜了下來。
離開峽江的那天早晨,我們像當地人一樣,要了一盤龍下炒米粉,一口下去,便又想起龍下的味道了。(記者涂序理 攝影報道) 以上信息均由國銘機械小編整理、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aspacetothrive.com 鄭州市國銘機械設備有限公司